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刘四红)9月6日,在由光华设计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服务设计大会金融分论坛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卢晓晨就金融科技等服务设计手段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支撑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话题发表讲话。
在卢晓晨看来,金融科技作为驱动金融创新的技术手段,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助力。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得到提升,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得到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在惠及百姓民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逐渐发挥起了更大的作用。
其中,支付作为金融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服务的加持下,以移动支付技术架构、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等具体应用方面体现出具大的市场潜力。未来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将进一步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完善服务供给,降低服务成本,优化客户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使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长尾群体。
不过,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相较账户侧的C端消费者市场,中小微商户这个典型的长尾群体,在业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未来仍然具有较强的发展需求和市场潜力。
在这样的发展需求和市场潜力下,金融科技等服务设计手段如何进一步赋能实体经济?卢晓晨认为,第一,金融科技等服务设计手段要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主要就在于信息不对称。”卢晓晨称,从微观角度而言,中小微企业内部的财会制度缺失;另从宏观角度而言,我国也未始终建立起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内外两大因素,导致传统银行获取中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较高,中小微企业多数也缺乏足够的可供抵押资产,加之中小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贷款额度不高,此消彼长,其信息调查、审核成本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这导致传统金融机构排斥中小微企业。当金融科技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才可能有所缓解。
第二,除了信息不透明外,履约成本高是银行把中小微企业拒之门外的第二大原因。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融资效率。创新金融科技技术的引入,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人工重复性劳动进行替代,降低了人力成本,给金融产品、服务渠道、服务方式、风险管理、授信融资、投资决策等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具体的服务设计应用有如前端的智能投顾、个人定制财顾服务;中端的金融授信、反欺诈;后端的智能客服等。
第三,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构建虚拟化的平台中介整合渠道与资源,以低成本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更是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使金融机构依附实体经济产业链,跟随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向外扩展,并以平台的高度黏性培养客户群体,批量开发平台客户,为企业扩展了销售渠道。
第四,金融科技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只是工具,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改善用户服务体系。卢晓晨称,从前,传统金融机构凭借品牌效应、牌照垄断等优势,只服务大中型客户就能实现业绩增长,完全忽视了中小微企业的客户体验。而具有普惠性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没有资金和品牌优势,其竞争力主要在于针对数量庞大、需求旺盛、特点鲜明的中小微用户。就此而言,服务设计在其中的可发挥价值达到了效用更优。用户服务体系的改善,让功能与功能、服务与服务之间的触点设计出现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优化了服务体验,强化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并实现了产品、服务之间的无缝对接,让企业通过服务设计获得了更广阔的增量市场空间。
卢晓晨称,未来,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速。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借助科技力量抗“疫”,实现复工复产;另一方面,线下服务受到限制,金融科技企业通过帮助银行、信托等合作伙伴应对“零接触服务”的挑战,共同为“小微企业”有效输血,助力疫情结束后的消费复苏。在此趋势之下,应加快与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的力量,助力全行业实现从支撑、保障的从属地位向引领、重塑的驱动地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