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一个 2023 年新发布的指数,该指数作为恒生科技的迭代升级版本,其纯粹的TMT布局在长期爆发力上远超同类指数——当科技浪潮再起,这只ETF将成为捕捉港股细分轮动最锋利的交易工具。今天终于有第一只跟踪该指数的ETF上市,港股通科技ETF(代码:159262),今天给大家好好分享下为什么说该指数是恒生科技指数的迭代升级。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优势总结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反映能通过港股通买卖,业务与科技主题相关的最大30只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港股科技类指数较多,与其他指数相比,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具有如下优势:
1.聚焦TMT行业,剔除医药、家电和汽车,提升指数纯度
2.龙头科技股权重集中,成份股代表性高
3.长期收益领先,在TMT等科技股行情中能获取更高收益
4.与恒生科技的相关性高,可用恒生科技期货进行对冲及套利
5.不占用QDII额度,与同类指数对比,具有吸金优势
优势(一):聚焦TMT行业,剔除医药、家电和汽车,提升指数纯度
医药、汽车与TMT行业在产业周期和投资逻辑上存在差异。
1.在产业周期上,医药股通常受集采政策、研发周期、专利保护、监管审批等因素影响,汽车等消费股则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受消费者信心与可支配收入影响较大,而TMT等行业则更依赖技术创新、产品迭代速度等,受AI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驱动更明显
2.在投资逻辑上,医药股重视研发管线、临床试验结果和专利悬崖,汽车股更关注销量数据、供应链管理和市场需求趋势,而TMT行业则侧重技术领先性、用户数据及变现能力等,这导致不同行业在市场表现、风险收益特征上明显不同
3.以港股为例,TMT各行业内部的表现相关性达到0.95左右,而TMT与医药和汽车的表现相关性仅为0.7-0.75,将不同行业混合在一起将会影响指数的投资有效性和收益锐度,导致行业交叉带来的纯度下降
由于各指数商对“科技”理解的不同,港股科技类指数有明显的行业覆盖差异,比如恒生科技、中证港股通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中有10%-20%的汽车权重,恒生科技中有3%的家电股和3%的医药股,中证港股通科技和国证港股通科技中的医药股则分别有17%和13%,相比之下,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具有更明显的行业聚焦性,剔除了医药、汽车、家电等行业,提升指数纯度和锐度。
表:各港股科技类指数行业分布对比

优势(二):龙头科技股权重集中,成份股代表性高
科技赛道“赢家通吃”,权重集中有利于捕捉产业红利。
1.由于高研发成本、网络效应、规模经济等原因,龙头科技股往往会获取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和投资收益,即便在“逆风局”时也往往有更高的抗风险性
2.以标普500指数为例,其头部“科技七姐妹”贡献了指数的绝大多数上涨,扣除头部科技股后,标普500过去十年涨幅有限。这种“赢家通吃”特性要求在科技指数投资中赋予龙头股更高权重,市值加权指数通过放大龙头股权重,并适当放宽个股权重上限,更能精准捕捉产业红利
表:各港股科技类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对比

优势(三):收益领先,相对恒生科技的胜率更高
过去几年,港股科技类指数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周期,无论是统计2019年以来的长周期,还是2023年以来的短周期,可以看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均领先恒生科技指数,2019年以来累计收益达到89%,累计超额42.06%。
历史上指数相较恒生科技指数胜率高,按月度、季度、年度胜率分别达到52%、56%和67%,近7年有5年战胜恒生科技。
图:相对恒生科技指数胜率

注:数据来源于Wind,截至2025.04.30,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为历史模拟测算
图:各港股科技类指数年度收益对比

注:数据来源于Wind、恒生指数,截至2025.04.30,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为历史模拟测算。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优势(四):与恒生科技的相关性高,可用衍生品进行对冲及套利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可近似理解为恒生科技的港股通版本,均为30只样本,根据最新一期样本,恒生科技和恒生港股通科技的重叠股票权重约为90%,不重叠股票权重约10%,而中证港股通科技和国证港股通科技等同类指数与恒生科技的重叠权重约为75%。
恒生科技具有完善的投资生态圈,指数知名度高,在香港市场有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与恒生科技的相似度更高,历史走势高度重叠,在ETF不受QDII额度的限制下,可用恒生科技的衍生品进行对冲及套利交易,丰富指数投资策略及生态。
图:恒生科技与恒生港股通科技的历史表现对比

注:数据来源于恒生指数,HSTECH为恒生科技,SCHK TECH为恒生港股通科技,10与15/60代表不同的权重上限。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优势(五):与同类指数对比,具有吸金优势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涨幅巨大,相关ETF也吸引了较多资金加仓。通过对存量产品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影响ETF吸金力的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产品类型是指数基金型>QDII指数基金,除占用额度导致频繁限购外,大量保险客户也无法购买QDII产品
2.指数不含医药>指数包含医药,由于医药与TMT的投资逻辑和产业周期相差较大,且港股医药类的ETF数量已经非常多,科技ETF中不含医药可以进一步提纯,增加指数弹性
3.样本数量少权重集中>样本数量多权重分散,按照现在的监管允许上限,最低30只股票,个股权重上限15%且前5大上限60%
新开发的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筛选港股通范围内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只科技股(不含医药、汽车、家电),其优势显著:
1.与恒生科技对比:不占用QDII额度,产品形态为普通指数型,可吸引保险等机构客户
2.与港股通互联网对比:科技的范围更广,除互联网公司外,还包括中芯国际等非互联网公司
3.与中证港股通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对比:不含医药股,医药在这两条指数中的权重在13%-17%左右

(转自:老罗话指数投资)